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一所以经济学、法学、管理学为主干,兼有哲学、文学、史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的普通高等学校,其历史底蕴深厚,发展稳中求快。自1948年建校以来,历经多次更名与合并,特别是在2000年,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标志着学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历史沿革与发展

历史渊源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48年,由邓小平为第一书记的中共中央中原局创建的中原大学。学校在1953年以中原大学财经学院、政法学院为基础,荟萃中南地区六省多所高等学校的财经、政法系科,分别成立了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

发展历程

  • 1958年:中南财经学院和中南政法学院及中南政法干校、武汉大学法律系合并成为湖北大学。
  • 1971年:湖北大学改名为湖北财经专科学校。
  • 1978年:更名为湖北财经学院,并成为首批恢复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高校之一。
  • 1984年:以湖北财经学院法律系为基础,恢复重建中南政法学院,归司法部领导。
  • 1985年:湖北财经学院更名为中南财经大学,邓小平亲笔题写了校名。
  • 2000年:中南财经大学和中南政法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学科建设与成就

学科优势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财经和法学领域的优势,离不开院系合并的助力。学校既是法学联盟“五院四系”的成员,又是“五大财经”的成员。在法学和经济学两大领域,学校都拥有显著的优势。

学科评估

  • 法学专业: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法学专业获评为A-,并在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升级为A类行列,这标志着学校的法学专业实力已经比肩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兄弟院校。
  • 其他学科:学校拥有60个本科专业,其中30个专业进入地方级一流本科专业名单,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8个专业学位授予权、以及6个博士后流动站。

科研成果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科研方面也具有很强的实力和水平。近10年,承担完成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共计1500余项,产出科研成果15000余项。

双一流建设

双一流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双一流学科

学校唯一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是法学,这体现了学校在法学领域的突出地位和优势。

总结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升级,不仅是对学校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学校未来发展的一种期待。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将继续秉承“经世济民,法行天下”的校训,努力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