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作为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以及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始终站在教育革新的前沿。本文将探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如何通过智慧教室建设、教学改革、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思政等举措,引领教育革新,探索未来人才培养之路。
智慧教室建设:打造创新形态的智慧教学空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华为合作,打造了具有“智、动、易”特色的智慧教室。这些教室融合了多场景融合的全屋智能系统、U-Class智慧课堂互动系统以及一体化平台,能够满足现代化教与学的全面需求。智慧教室的实施,不仅改善了教室环境,还实现了常态化录播、虚拟仿真、远程教学/科研、分组研讨、一键线上教学等功能,为未来十年的教学要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教学改革:以数字赋能创新供给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通过修订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全程培养方案,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体制,重构课程体系,增加选修课,并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这些改革举措大大增强了人才培养过程的灵活性与多样性,满足了学生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同时也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融通性与应用性。
国际化人才培养:推进“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面对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实施了“国际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通过组织师生参与牛津大学、康奈尔大学及西北大学的国际化课程,吸引了近300名学生参与学习。这一计划旨在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情怀、良好政治素养、扎实法学和外语功底、缜密逻辑思维能力和多学科知识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课程思政:培养产业经济专业人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产业经济专业人才培养中,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引导学生将职业道德、家国情怀融入到专业知识理论学习中。通过推进宏观经济学的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创新,引导产业经济学专业教师以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新态势,加强学生对数字经济宏观经济学前沿理论的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字经济实务操作能力。
结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探索教育革新与未来人才培养之路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实践。通过智慧教室建设、教学改革、国际化人才培养以及课程思政等举措,该校正引领着教育变革的新风潮,为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