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作为中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哲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升级之路及新校名的诞生,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未来的发展战略。
历史沿革:从光华大学到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其前身可追溯至1925年6月3日创办的光华大学。该校名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歌》),寓意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四川成都办学,后定名为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1952年,私立成华大学改为公立,调入部分院校或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1952至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以成华大学为基础,先后并入西南地区16所财经院校或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成为建国之初全国高等院校分区布局中的四所财经学院之一。
经过多次更名和合并,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这一过程中,学校荟萃了中国著名经济学家陈豹隐、李孝同、彭迪先等一批著名教授,形成了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大学精神。
新校名背后的故事
战略升级:新财经战略引领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金融行业的迅速崛起,西南财经大学意识到自身发展需要与时俱进。为此,学校提出了“新财经”战略,旨在以新的视角和思路推动学校向更高层次发展。
时代使命:培养高素质财经人才
新校名的诞生,标志着西南财经大学将承担起更加重要的时代使命。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财经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名副其实:体现学校特色
新校名的确立,体现了西南财经大学的特色和优势。新校名不仅保留了“西南财经大学”这一历史传承,还突出了学校的财经特色,彰显了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学术地位。
文化传承:弘扬大学精神
新校名的诞生,也是对西南财经大学深厚文化底蕴的传承。学校将以新校名为契机,继续弘扬“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大学精神,为我国财经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未来展望
展望未来,西南财经大学将继续秉承“新财经”战略,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高水平财经大学。新校名的诞生,将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助力学校在新的历史征程中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