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简称“西财”,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西安市。这所由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统计局共建的普通高等学府,其前身可追溯至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西安财经大学已经成为西北地区财经类教育的领军院校,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鲜明的办学特色,为我国财经人才培养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历史与发展

前身与更名

西安财经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校与陕西省财政学院、陕西省工商学院、西安市统计局等机构合并,于2001年更名为西安财经学院。2018年11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标志着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发展历程

  • 1952年:西北贸易学校成立。
  • 1972年:更名为陕西省商贸学校。
  • 1985年:更名为陕西商业专科学校。
  • 1988年:更名为陕西省财经学校。
  • 1996年:陕西商业专科学校、陕西财政专科学校、陕西工商学院合并为陕西经贸学院。
  • 2001年: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
  • 2018年: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

学科建设与专业设置

西安财经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凸显统计学、财政学、金融学、会计学等的优势和特色,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文学、法学、理学、工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科优势

  • 应用经济学、统计学、工商管理、法学、公共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等6个一级学科。
  • 金融、应用统计、会计、工商管理、工程、新闻与传播、税务、审计、法律、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公共管理等1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
  • 统计学、财政学、法学和管理科学与工程等4个省级优势和西部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研究1个省级特色。

专业设置

学校设有经济学院、统计学院、商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2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开设57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西安财经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近千人,有博士导师260余人,硕士生导师近800人。学校拥有一大批优秀的师资力量和高水平的科研团队,是西北地区高水平大学的代表之一。

教育教学

西安财经大学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培养高素质财经人才为目标,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改革

  • 数智赋能教学改革:学校以加快推进数智赋能教学引领教育综合改革,制定《数智赋能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 国际化教育: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教学成果

  • 学校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创新创业比赛中屡获佳绩。
  • 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

社会服务

西安财经大学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积极开展社会服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科研成果

  • 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统计学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科研成果。
  • 学校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人才培养

  • 学校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和就业机会。
  • 学校与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平台。

未来展望

西安财经大学将继续秉承“厚德、博学、求真、创新”的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培养高素质财经人才为目标,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一流财经大学,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