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财经大学在基金项目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展现了强大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该校在基金项目研究方面的成果与进展。

一、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实现突破

1.1 项目获批情况

西安财经大学张维群教授申报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测度理论、方法与进展评价研究”课题在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中获批,实现了学校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历史性突破(来源:[1])。

1.2 项目研究内容

该课题旨在系统研究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及治理效能的理论内涵和理论体系,建构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体系。同时,借助统计学基本理论与方法,围绕国家治理能力及现代化问题,创新性地构造一套系统、科学的统计测度体系,实现对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的动态监测(来源:[1])。

1.3 项目意义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层次最高、资助力度最大、最具学术权威的项目,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高水平高校建设的重要指标。此次获批凸显了西安财经大学的科研实力和学术影响力,展示了学校教师在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学科理论前沿、参与国家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方面的能力与水平(来源:[2])。

二、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项优秀

2.1 项目概况

统计学院张维群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测度理论、方法与应用研究》顺利结项,并荣获“优秀”等级(来源:[3])。

2.2 研究成果

该项目依据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梳理,设计均等化测度理论框架,创新性地设计了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统计加工处理方法体系,构造了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适配度的测度工具,进行了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适配度的测量实践,通过文本数据挖掘和计量模型的构建,研究了我国基本公共服务政策的效果,并提出了政策优化和完善的建议(来源:[3])。

2.3 成果影响

该项目结项获“优秀”等级,不仅是对该校教师科研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是该校科研实力不断提升、科研成果不断涌现的具体体现(来源:[3])。

三、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显著

3.1 项目结项优秀

经济学院邓锴副教授主持的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陕西省农户收入质量、违约风险与农村正规信贷约束联动影响研究》顺利结项,并获“优秀”等级(来源:[4])。

3.2 研究内容

该项目从收入质量角度出发,分析其对农户信贷约束的影响以及在农户信贷违约风险防控方面的作用机理,研究了在风险可控情况下缓解农户信贷约束、创造农户和农村正规金融机构双赢局面的有效路径。研究团队选取了陕西省9个区县进行现场调研,形成了近5万字的研究报告,拟定了陕西省农户收入质量评估体系(来源:[4])。

3.3 应用价值

该项目论证了收入质量在缓解农户信贷约束、防控农户信贷违约风险方面的重要作用,构建了“农户收入质量——农户贷款用途——农户违约风险——农村信贷配给”影响关系链条,提出了提高农村金融对农户收入提高的带动效率、促进陕西省乡村振兴战略向纵深推进的相关政策建议(来源:[4])。

四、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情况

4.1 获奖概况

西安财经大学共有10项科研成果荣获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包括调研报告类成果3项、著作类成果4项、论文类成果3项,调研报告类成果首次荣获一等奖(来源:[5])。

4.2 成果意义

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最高奖项,每两年评选一次,旨在调动和激发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来源:[5])。

4.3 学校支持

西安财经大学高度重视原创成果的培育和产出,多措并举,竭力创造浓厚的科研氛围,激发了全校教师以及科研人员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同时,在报奖组织和服务方面,科研处聘请相关专家对申报人进行集体培训,邀请以往的获奖作者传授经验,成立评奖工作小组有针对性地做评奖申报辅导,并对评奖全过程进行细致、耐心的服务(来源:[5])。

五、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通知

5.1 申报要求

西安财经大学发布了关于征集2023年和2024年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研究选题的通知,要求各单位结合自身研究优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