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学科作为国家级一流专业,自1983年设立以来,致力于培养卓越法治人才。本文将深入探讨天津财经法学院研究生院的培养模式,揭秘其如何塑造法学精英。
学科发展历程
1. 学科起源与建设
天津财经大学法学学科始于1983年设立的法学教研室,1995年成立法学系,2004年成立法学院。经过近30年的建设与发展,法学专业形成了完整的法治人才培养体系。
2. 学科特色与成就
- 博士学位授予权:法学专业拥有法律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
- 硕士学位授予权:包括法学硕士学位、法律专业硕士学位。
- 一流学科建设:法学学科获批天津市高校第五期重点(培育)学科,“一带一路”倡议下涉外法学获批天津市一流学科特色学科群项目。
研究生培养模式
1. 培养目标
天津财经法学院研究生院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输送具有坚定法治信念、良好道德情操、强烈社会责任感的法学精英。
2. 培养理念
- 宽口径、厚基础:注重法学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学习。
- 特色培养:挖掘与财经优势学科交叉融合的潜能,强化基础知识和核心专业能力培养。
- 交叉学科:注重交叉学科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3. 培养方式
- 课程设置:涵盖法学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跨学科课程等。
- 实践环节:通过模拟法庭、实习、学术交流等活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 导师制度:实行导师责任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
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
1. 实验班背景
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顺应新时期对涉外法治人才的迫切需求,以精英化、高层次为目标。
2. 培养对象
有志于继续求学深造、在未来涉外法律实务中有所建树的优秀学生。
3. 培养特色
- 语言技能培养:将语言技能培养与法律专业能力培养深度融合。
- 精细化实施:集中优质资源培养涉外拔尖人才。
成就与展望
天津财经法学院研究生院在法学精英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未来将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法治人才。
结语
天津财经法学院研究生院以其独特的培养模式和严谨的学术氛围,为法学精英的培养之路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时代背景下,天津财经法学院将继续发挥优势,为我国法治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