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作为中国历史上创办的第一所商科大学,承载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其校歌《满江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校歌》不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一种精神的传承。本文将深入探讨这首校歌背后的故事,以及它所蕴含的青春旋律与奋斗精神。
一、校歌的起源与传承
《满江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校歌》由黄炎培先生填词,采用古曲《满江红》的旋律。这首校歌的诞生,与上海财经大学的前身——中华工商专科学校的历史密切相关。
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成立于1943年,由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该校旨在为抗战胜利后的国家建设事业培养高级人才,并探索大专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模式。1952年,该校会计专修科日、夜班和工厂管理专修科夜班并入上海财经学院及其夜校部,成为上海财经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校歌中的“间关辛苦,赤手能从平地起,苍生休被吾徒误”等词句,体现了学校创办之初的艰辛与执着,以及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
二、校歌中的青春旋律
《满江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校歌》以其古朴有力的旋律和深刻含义,成为上海财经大学学子心中的经典。这首歌曲不仅是对学校历史的回顾,更是对青春的礼赞。
校歌中的“要读书爱国两无荒,文兼武。寻真理在何处?离群众,有谁与?”等词句,表达了青年学子在追求知识、服务社会过程中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这种青春旋律,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上财学子,勇往直前,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三、校歌里的奋斗精神
校歌中的“物我一诚通万有,工商实用非虚语。倘专科大学挂空名,终何补?”等词句,强调了实践与实用的重要性。上财学子在传承校歌精神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实际行动践行“经济匡时”的校训。
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上,上财学子将继续发扬校歌里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结语
上海财经大学校歌《满江红·中华工商专科学校校歌》是一首充满青春旋律与奋斗精神的歌曲。它不仅是学校历史的见证,更是上财学子心中的信仰。在未来的日子里,上财学子将继续传承校歌精神,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