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作为省内乃至全国新财经“新文科”领域的特色专业,以其独特的艺术与财经相结合的办学理念,在社会需求和新时代特色专业发展的背景下,努力探索艺术财经的专业品牌和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深入探讨山东财经大学美术专业如何实现艺术与财经的完美融合,以及这一模式对学生、学院和社会的意义。
学院背景与特色
学院背景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2011年,由原山东经济学院文学与艺术学院和原山东财政学院人文艺术学院的艺术学科整合而成。学院依托学校经管类学科优势,秉承“求其真,明以德,游于艺”的院训,坚持艺术与财经相结合的办学理念。
学院特色
- 专业特色:美术学、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三个专业均获评省级一流本科专业。
- 研究方向:下设艺术品投资与鉴定、艺术金融两个专业方向,是省内乃至全国新财经“新文科”领域的特色专业。
- 师资力量:现有教职工53人,其中专任教师42人,教授、副教授、博士等高级职称教师比例高。
- 科研实力:近年来,学院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艺术基金项目3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软科学项目近20项。
艺术与财经的融合之路
教育理念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将艺术与财经教育相结合,旨在培养具备艺术素养、经济头脑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课程设置:在传统美术课程的基础上,增设艺术管理、艺术金融、艺术品投资与鉴定等课程,拓宽学生视野。
- 实践平台:学院拥有独立院址,在国内外建立教学实践基地10余个,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 师资队伍:聘请省内外行业专家,为学生提供专业指导。
教学成果
- 学生就业: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较高,部分学生进入金融机构、文化企业、艺术品市场等领域工作。
- 学术成果: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美术比赛中屡获佳绩,学院科研成果丰硕。
社会影响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在艺术与财经融合方面取得的成绩,对学院、学生和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 学院:提升了学院在艺术与财经领域的知名度,为学院发展注入新活力。
- 学生: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 社会:为我国艺术与财经领域培养了一批高素质人才,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
总结
山东财经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专业在艺术与财经的融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为我国新财经“新文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艺术与财经的融合,培养更多优秀人才,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