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这座历史悠久、现代化气息浓厚的港口城市,近年来在高等教育领域也涌现出一所崭新的人才培养基地——宁波财经学院。本文将深入剖析宁波财经学院的办学特色、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为您揭示这座海滨城市的财经新秀。

学校概况

宁波财经学院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始建于2001年,原名宁波大红鹰学院。2008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5年成为浙江省首批应用型本科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8年,学校正式更名为宁波财经学院。

学校分为本部校区和杭州湾校区,现有金融贸易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富管理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象山影视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文体部等教学单位。学校设有3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本科生近2万人。

学科建设

宁波财经学院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形成了经、管、工、文、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注重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打造高水平学科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学校在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市场营销、国际贸易、艺术设计等学科领域具有显著优势。其中,金融学、会计学、工商管理专业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市场营销专业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

师资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近千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40%以上,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80%以上。

学校注重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国内外优秀人才、开展教师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方式,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国际合作

宁波财经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美、英、德、澳、韩、日等10余个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50余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际合作关系。

学校与斯洛伐克等中东欧国家开展了密切的教育合作交流,与台湾昆山科技大学合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与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圣贝纳迪诺等高校开展了联合培养项目。

特色学院与研究机构

宁波财经学院先后共建大宗商品商学院、国泰安创业学院、慧科互联网学院、3D打印学院、VR学院、大宗商品流通协同创新中心、蓝源家族财富管理研究院、埃美柯自动化装备协同创新研究院、创新经济研究所等多个特色学院和研究机构。

这些特色学院和研究机构为学校提供了丰富的实践平台和科研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和实践机会。

总结

宁波财经学院作为一座海滨城市的财经新秀,在办学特色、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宁波财经学院将继续努力,为我国财经领域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