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江西省在2023年的省级预算中新增安排了137.3亿元,这一举措体现了江西省在财政政策上的积极态度和对经济、民生发展的重视。本文将深入解析江西预算的分配原则、重点领域以及其对经济和民生的影响。

一、预算背景与原则

1.1 财政政策导向

江西省财政厅在制定2023年预算时,认真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注重精准、可持续,以更强担当、更大作为巩固提升经济回稳向好态势。

1.2 预算分配原则

  • 保障必要支出强度:确保对经济和民生发展的必要支出得到充分保障。
  • 加大重大决策部署实施保障力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 加大民生保障力度: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加大对困难市县转移支付力度: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二、预算分配与使用

2.1 经济发展支出

  • 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安排42.5亿元,用于支持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
  • 促进有效投资:通过早发行、早拨付、早使用,充分发挥债券使用效益。

2.2 民生保障支出

  •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安排27.5亿元,用于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民生福祉得到提升。

2.3 基层保障支出

  • 加大对困难市县转移支付力度:安排53.8亿元,用于兜牢基层“三保”底线。
  • 基层三保:保障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

三、预算实施效果

3.1 经济发展

  • 经济回稳向好:通过预算的实施,江西省经济得到了有效回稳。
  • 有效投资增加:债券的使用促进了有效投资的增加。

3.2 民生改善

  • 民生福祉提升:民生保障力度的加大,使民众的福祉得到了显著提升。
  •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的提升,使民众享受到更加公平的服务。

3.3 基层保障

  • 基层三保:通过加大对困难市县的转移支付,基层“三保”得到了有效保障。

四、总结

江西省2023年预算的制定和实施,充分体现了江西省在财经智慧与民生保障方面的努力。通过精准的预算分配和有效的实施,江西省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未来,江西省将继续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为经济和民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