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高等教育机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郑州财经学院作为一所专注于财经领域的教育机构,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新策略,以应对未来社会的需求。本文将深入探讨郑州财经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举措,以及如何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一个适应未来挑战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1.1 紧跟时代需求
郑州财经学院紧密对接中原经济区和郑州市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对各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学院围绕河南数字经济、临空经济等战略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设置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物流管理、跨境电子商务等专业。
1.2 学科专业布局
学院实施新文科建设五大工程,建设财经类、金融类、财会类、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集群,形成了现代服务业、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三个紧密对接地方重点产业链的应用型学科专业群。
二、产学研合作
2.1 创新产教融合
郑州财经学院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通过系统设计、长期实践、敢于创新、先行先试,走出了一条政府主导、政策先导、规划引导、联合领导、专家指导、各方共创的产教融合发展之路。
2.2 建立产学研平台
学院建立了四个机构,形成建设合力,包括指导机构、管理机构、研究机构和孵化基地。这些机构共同负责产学研整体规划和组织实施,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三、创新创业教育
3.1 构建“1463”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郑州财经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模式,构建了“1463”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实现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广覆盖、全过程、普受益、可持续。
3.2 多元孵化链条
学校建立大学科技园,搭建创客工坊、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打造“创客工坊——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多元孵化链条。
四、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
4.1 应用型课程建设
郑州财经学院召开应用型课程建设培训会,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通过转变理念作风,将课堂教学改革作为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创新创业教育等各项教学改革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4.2 “四真三化”课程建设
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课程建设协同创新中心秘书长、应用型课程建设联盟秘书长为郑州财经学院颁发“四真三化”课程建设实验学校牌匾。
五、总结
郑州财经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旨在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通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合作、创新创业教育以及课程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学院为学生和教师创造了一个适应未来挑战的学习和工作环境。面对未来,郑州财经学院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