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位于我国湖北省武汉市,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高等学府。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该校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的挑战,尤其是校园内外的污水治理问题。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污水治理方面的环保挑战与取得的突破。
环保挑战
1. 污水排放问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周边地区由于城市快速发展,原有的排污管网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这导致大量污水无法及时排入市政污水管网,甚至出现校外污水倒灌校园内湖泊的现象。
2. 污染物浓度高
据相关报道,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量污水长期直排,污水化学需氧量浓度高达380毫克/升,是全市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浓度的两倍多,污染问题尤为突出。
3. 污水处理设施不足
由于历史原因,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污水治理方面的设施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污水处理需求。
环保突破
1. 雨污分流改造
为解决污水排放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2018年7月开始进行三期雨污分流改造和两期道路改造。通过改造,学校实现了对南湖区域四个直排口和溢流口的完全截断,有效减少了污水排放量。
2. 污水应急处理项目
为解决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的问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于2018年11月19日投入运行污水应急处理项目,实现了日处理污水3000余吨,出水达到1级A类标准的污水处理效果。
3. 东西区排水系统打通
为减轻晓南湖的压力,学校打通了东西两区的排水系统,在中区雨污提升入网项目中敷设管道联通东西区管网,合理调度两边雨污水,加大污水分散处理力度。
4. 分散处理措施
在晓南湖改造过程中,学校采取了“东水西调”分散处理等措施,有效减轻了晓南湖的压力。
经验与启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污水治理方面的环保挑战与突破,为我国高校环保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启示:
加强环保意识:高校应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共同参与环保工作。
完善基础设施:加大对环保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创新治理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探索适合高校的环保治理模式。
加强合作:与政府部门、企业等加强合作,共同推进环保工作。
总之,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污水治理方面的环保挑战与突破,为我国高校环保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推动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