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财经大学,坐落于杭州钱塘江畔,是一所秉承“明德笃学,经邦济世,崇实创新,勇立潮头”校训精神的重点建设高校。自建校以来,浙江财经大学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20余万名高素质财经人才,被誉为浙江财税干部的摇篮。本文将揭秘浙江财经大学在教育革新之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一、以生为本,深化“四金”建设
浙江财经大学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深化“四金”建设,即“金课、金师、金研、金才”建设。通过这一系列举措,学校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开启高水平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一轮探索。
1. 金课建设
学校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打造一批“金课”。这些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经济学专业课程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模拟实验等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2. 金师建设
学校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实施“金师”工程。通过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的教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
3. 金研建设
学校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开展“金研”建设。通过设立科研基金、举办学术讲座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 金才建设
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实施“金才”工程。通过开展就业指导、组织实习实训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推进“新文科”建设
作为地方财经高校,浙江财经大学勇担“新文科”建设重任。学校积极探索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
1. 设立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
2014年,学校率先设立“经济学拔尖人才创新班”项目。该班依托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浙江省重点专业——经济学专业,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扎实的数学基础、深厚的经济学理论素养,掌握现代经济学分析方法,熟悉中国经济运行与改革实践,拥有较高学术潜质与独立科研能力的创新型拔尖人才。
2. 建立文华创新学院
2020年,学校决定建立“文华创新学院”,开办数智经济、数字经济等专业。这些专业紧密结合时代发展趋势,培养学生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需求。
三、结语
浙江财经大学在教育革新之路上不断探索与实践,为培养高素质财经人才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