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天津地铁10号线的开通,不仅标志着天津市轨道交通网络的进一步完善,更以其独特的财经大学站成为关注的焦点。这座车站以其“天地换乘”的独特设计、巧妙的施工方案以及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天津地铁建设史上的一个亮点。本文将深入揭秘财经大学站的建设故事,展望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一、建设背景与挑战

财经大学站位于河西区珠江道北侧,是天津地铁10号线与1号线的重要换乘站。由于周边环境复杂,一侧为地铁1号线支撑结构,另一侧为居民区,施工空间极为有限。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高效、安全的施工,成为建设团队面临的一大挑战。

二、施工方案与创新

为解决施工空间有限的问题,天津地铁建设团队与设计人员经过反复测量计算,最终打磨出上下重叠式车站的施工方案。具体如下:

  1. 车站结构:负一层为站厅层和开往屿东城站方向的站台层,负二层为开往于台站方向的站台层。
  2. 高度落差:1号线部分为高架车站,10号线部分为地下车站,高度落差达15米,形成“一个在天,一个在地”的独特景观。
  3. 换乘便利:负一层设置了2段式的5组电扶梯,方便乘客实现“上天入地”的换乘。

三、文化内涵与设计理念

财经大学站作为天津地铁10号线5座主题特色车站之一,其设计理念源于“立德树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空间一体化:将墙、顶、柱设计成一体化造型,形成独特的视觉效果。
  2. 抽象树形设计:通过柱体包围、灯光联动,将立柱变身为一棵棵抽象的树,寓意成长、培育、树人。
  3. 象征教育传承:树与树连接在一起,象征着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彰显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理念。

四、公共艺术设计

为提升财经大学站的公共艺术氛围,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于2020年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集艺术设计。最终,站厅层布置了《途中·四季》壁画,采用立体剪纸的形式拼接而成,表现了财经大学的建筑、学生、植被、景观等场景,通过春夏秋冬的变换立体描绘财经大学,引发人们在季节轮回中追忆过去、记录当下、期许未来。

五、未来展望

财经大学站作为天津地铁10号线的重要换乘站,其未来将承担着连接城市南北、促进区域发展的重任。随着地铁网络的不断完善,财经大学站将迎来更多客流,成为天津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一个重要节点。

结语

财经大学站的建设,不仅展示了天津地铁建设团队的智慧和勇气,更体现了天津市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重视。在未来的发展中,财经大学站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