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活力,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势力。本文将深入解析成都经济的崛起之路,揭示其背后的动力和机遇。
一、创新驱动,打造新质生产力
1. 高水平科技创新
成都天府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以创新为驱动,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近年来,天府新区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塑造新动能新优势。
例子:
- 青藏高原气象研究院的成立,聚焦青藏高原研究国际前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成果的转化及应用。
- 成都科创生态岛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超轻量级人形机器人产品。
2. 大科学装置集群
天府新区高水平建设实验室体系,高标准建设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创新平台,构筑学科方向关联、功能互相支撑的大装置集群。
例子:
- 西部首个国家实验室的建设,为学科交叉融合、前沿技术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二、数字经济,赋能千行百业
1. 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
成都积极实施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走向深入。
例子:
- 成都数之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采用大数据深度学习技术,实现机器视觉检测的火眼金睛。
2. 智慧城市建设
成都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提升城市治理水平,优化市民生活体验。
例子:
- 国能大渡河大数据服务有限公司搭建数据要素可信流通平台,提升洪水预报精准度。
三、经济新势力崛起
1. 首发经济
成都积极推进首发经济,激发市场活力,推动产业转型和消费升级。
例子:
- 多地品牌创新产品、服务与场景,注重发掘文化特色,强化与消费者的互动。
2. 冰雪经济
成都以冰雪运动为引领,推动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
例子:
- 国家出台政策,明确到2027年冰雪经济总规模达到1.2万亿元。
3. 银发经济
成都积极发展银发经济,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例子:
- 国家出台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推动银发经济规模扩大。
4. 低空经济
成都出台政策,支持低空经济发展,市场前景广阔。
例子:
- 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超过5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
5. 谷子经济
成都谷子经济崭露头角,显现个性化消费新活力。
例子:
- 2023年中国谷子经济市场规模为1201亿元,预计2029年整体市场规模将超过3000亿元。
四、成都文创产业的崛起
1. 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
成都文创产业增加值突破2500亿元大关,占GDP比重11.65%。
例子:
- 天问华语科幻文学大赛、熊猫家园·大熊猫文化创意大赛等活动,激发年轻一代对科幻的想象以及对文化创意的无限热爱。
2. 文创产业细分赛道持续进化
成都文创产业的8大细分赛道持续进化,涌现一大批独具引领性的新场景、新赛道。
例子:
- 成都非遗传承人、艺滋华创始人白梓忆研发出多款备受市场欢迎的非遗文创产品,延展成都非遗产业链条。
五、总结
成都经济的崛起,得益于创新驱动、数字经济、经济新势力崛起和文创产业的蓬勃发展。未来,成都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