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作为中国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城市之一,其投资风向标一直是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基于第一财经的深度解析,对上海的最新投资风向进行详细解读。

一、地方两会密集启幕,释放稳增长重要信号

进入2025年,全国多个省份密集进入地方两会时间。地方两会被视为观察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在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关键之年,各地两会透露的信息显示出对经济稳增长的决心。

1. 扩大内需被放在更加突出位置

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过10个省份公布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各地在经济发展预期上彰显了稳定增长的决心,明确提出2025年GDP增速目标。其中,广东、北京、上海、天津、广西、黑龙江等地2025年GDP预期增长目标均为5%左右。

2. 政策组合拳促进消费、投资、净出口三驾马车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摆在了下一年重点任务首位。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扩大内需也被放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二、上海国资开始了投资界,国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试行办法

为解决国资基金“不敢投”“不愿投”的问题,上海市国资委联合市委金融办共同印发《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试行办法》。这是全国首个省级层面的国资基金考核评价及尽职免责制度文件。

1. 明确国资5种尽职免责情形

《试行办法》明确了国资基金整体评价原则,不以单一项目亏损或未达标作为基金或基金管理人负面评价的依据。同时,建立分层分类长周期考核评价体系,明确了五种适用尽职免责的情形。

2. 上海国资将更加强调对国资基金的整体评价

《试行办法》从制度上减轻基金决策人员因项目亏损而被追责问责的压力,有利于解决基金“不敢投”“不愿投”的问题。

三、上海设立百亿基金推动前沿领域成果转化

为加大科技创新投资引导力度,上海设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未来产业基金。该基金定位为逆周期耐心资本,旨在推动上海乃至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

1. 未来产业基金聚焦前沿领域

未来产业基金关注科学属性强、转化风险大、现有产业化条件缺乏,但迭代迅速、有机会产生巨大变革的技术。重点关注AI for Science(科学智能)、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量子计算、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

2. 未来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

未来产业基金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推动中国前沿领域的孵化投资。基金将在未来信息、未来能源、未来健康、未来空间、未来制造、未来材料等领域支持体系化机构化创业孵化,提供全周期差异化赋能。

四、2024VENTURE50评选结果揭晓,中国高成长企业投资风向标

2024VENTURE50评选结果揭晓,硬科技企业依然占据较多席位,占比41%;人工智能行业作为本次评选最新设立的行业赛道,入榜企业比例达到了27%。

1. 风云榜和新芽榜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杭州

从城市分布地域来看,风云榜和新芽榜上榜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北京、深圳、苏州、杭州,总计占比达到约78%。各地为科创企业提供了良好的成长沃土,着力打造高质量产业生态。

2. V50评选助力产业与资本对接

2024VENTURE50评选基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及行业分布,设立风云榜、新芽榜及行业榜,聚集数千家科技创新企业、邀请数百家一线投资机构评审,通过多轮次线上评选线下对接,为科创企业和投资机构打造高效互动平台。

五、总结

上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其投资风向标对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通过解码上海的投资风向,我们可以看到,扩大内需、国资基金改革、前沿领域投资、高成长企业扶持等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内上海乃至全国投资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