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作为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商科大学,自成立以来便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特的教育理念,引领着中国财经教育的发展。本文将深入解析上海财经大学的历史沿革、教育特色、以及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

一、历史底蕴:源远流长的商科教育传统

上海财经大学成立于1917年,是中国高等商科教育的先驱。其MBA和EMBA项目分别于1991年和2002年开办,是国内首批此类项目,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积淀。以下是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历史沿革:

  • 1917年:上海商科大学成立,标志着中国高等商科教育的开端。
  • 1922年:更名为国立上海商科大学。
  • 1928年:更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
  • 1950年: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
  • 1996年: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

二、教育特色:创新数智商学,塑造未来MBA

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的MBA和EMBA项目在数智时代背景下,提出了“数智商学,价值财经”的核心理念,以下是其特色:

  • 创新数智商学:项目深入探究商业发展,思考中国商科教育发展面临的时代性挑战与机遇,构建面向未来的教育模式。
  •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培养模式包括场景化、集成化、实战化、定制化等多课堂融合,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 培养路径:以“一个导向,双向价值,三重能力,四维融合”为路径,推动数字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思政教育与金融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上海财经大学在金融专业教育中,注重将思政教育融入其中,以下是其主要做法:

  • 清廉筑基金融,思政赋能育人:通过多种方式创新思政教育,培养具备坚定理想信念、国际视野、民族精神以及多方面能力的优秀财经人才。
  • 构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体系:通过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学生的诚信意识和廉洁观念,将廉洁特色融入校园文化。

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赋能新时代财经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学校在新时代背景下对财经教育的进一步拓展:

  • 理论与应用的平衡:学院坚持理论与应用的平衡,培养复合型人才,为上财新百年的发展贡献力量。
  • 跨界融合:学院将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财经领域,推动财经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五、数智时代,财经高校如何精准供给人才?

面对数智时代,上海财经大学积极适应,以下是其应对策略:

  • 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加快建构中国自主财经知识体系。
  • 提升教育品质、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育手段、变革教育模式:分类培养、分层培养,造就更多推动时代发展的本土经济学家和中高端复合型财经人才。
  • 运用智能化信息技术:提高教育管理、决策和评价的智慧性,推动办学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

六、结语

上海财经大学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独特的教育特色、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成为国内顶尖的财经教育机构。面对新时代的挑战与机遇,上海财经大学将继续发挥其优势,为培养更多财经领域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