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上海财经大学与蚌埠中院的深度合作,不仅为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搭建了桥梁,也为法学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将深入探讨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宋晓燕教授在蚌埠的创新之旅,分析其如何通过案例研讨、学术交流等活动,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贡献智慧。
合作背景
2019年8月4日,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与蚌埠中院签署备忘录,建立研学实践基地。这一举措旨在推动法学教育与审判工作的实际结合,共同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
案例研讨会
在蚌埠中院举办的安徽自贸区蚌埠片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案例研讨会上,宋晓燕教授主持并参与了多个案例的讨论。以下为其中一个案例的详细介绍:
案例一:李某诉尹某等股权转让合同纠纷案
案情简介
李某与尹某等人在股权转让合同中约定,李某购买尹某等人的某公司股份。股权转让披露的数额与记载事项不符,李某在签署合同时并未发现。
争议焦点
- 股权转让披露的数额与记载事项不符,能否认定无权转让人已经尽到披露责任?
- 股权买受人是否应当承担审查核实责任?
- 股权买受人主张股权转让人予以赔偿的裁判要件及赔偿范围是什么?
法官观点
法官在司法实践中认为,股权转让双方均应尽到合理审查义务。股权买受人应在签署合同时尽到审查核实责任,如因自身疏忽导致损失,应自行承担。
专家观点
宋晓燕教授认为,在股权转让合同纠纷中,应遵循“买者自负,卖者尽责”的原则。股权转让双方均应尽到合理审查义务,以保障交易安全。
学术交流
宋晓燕教授在蚌埠期间,还与蚌埠中院的法官们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以下为部分交流内容:
交流主题一:自贸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
宋晓燕教授指出,自贸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完善法律法规,为自贸区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 加强司法监督,确保司法公正;
- 深化法治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交流主题二:案例研究与教学
宋晓燕教授强调,案例研究是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案例研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提高法律实践能力。
总结
上海财经大学宋晓燕教授在蚌埠的创新之旅,不仅为法治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也为法学教育和司法实践的结合提供了有益借鉴。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法治建设将取得更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