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作为中国近代高等商学教育的先行者,其校园内不仅汇聚了丰富的学术资源,更隐藏着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这些标志性建筑不仅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本文将带您揭开上海财经大学几座标志性建筑背后的故事。
一、育衡楼:三育四衡的办学理念
育衡楼,位于上海财经大学国定路校园正对校门的核心位置,是学校第一任校长郭秉文提出的三育四衡办学理念的象征。这里的“育”指的是训育、智育、体育;“衡”则代表通才与专才平衡、人文与科学平衡、师资与设备平衡、国内与国际平衡。
建筑特点
- 外观设计:育衡楼的外观融合了中西建筑元素,既有传统的屋檐和彩绘窗户,又融入了现代的玻璃幕墙。
- 内部结构:楼内设有多个教室、会议室和办公室,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历史故事
育衡楼始建于1988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上海财经大学从一个小规模商科教育机构发展成为国内一流财经类大学的历程。
二、上海财经大学钟楼
上海财经大学钟楼,高68米,共有13层,是中国最高的钟楼之一。钟楼不仅是校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上海市杨浦区的地标之一。
建筑特点
- 外观设计:钟楼外观以现代的玻璃幕墙为主,内部有中式的屋檐和彩绘窗户,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元素。
- 功能:钟楼内部设有观景台,游客可以登上观景台欣赏美丽的校园景色和远处的城市风光。
历史故事
钟楼始建于2009年,自建成以来,每逢节假日和特别活动,钟楼上的大钟便会敲响,传递出浓浓的历史气息和庄严的校园文化。钟楼还承载着校园文化和精神的重要象征意义,每年毕业典礼和各种重要的校园活动都会在钟楼前举行。
三、上海财经大学26号楼
上海财经大学26号楼是一座现代化的教学楼,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武东路777号。该楼建于2009年,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共有11层。
建筑特点
- 外观设计:26号楼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采用了现代化的建筑风格。
- 功能:楼内设有多个教室、实验室、会议室和办公室,配备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和信息技术设施。
历史故事
26号楼主要用于经济、管理、法律等专业的教学和研究。自建成以来,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四、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
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位于国定路校园内,始建于1988年。图书馆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藏书量丰富,是师生们进行学术研究的重要场所。
建筑特点
- 外观设计:图书馆的外观设计简洁大方,体现了现代建筑风格。
- 功能:图书馆设有多个阅览室、自习室和电子阅览室,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
历史故事
图书馆始建于1988年,至今已有30多年的历史。它见证了上海财经大学从一个小规模商科教育机构发展成为国内一流财经类大学的历程。
总结
上海财经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不仅见证了学校的发展历程,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建筑不仅是学校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学校精神的传承者。通过了解这些建筑背后的故事,我们能更好地理解上海财经大学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