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蒙阴县,位于山东省临沂市,是一个集革命老区、生态大县于一体的地区。近年来,蒙阴县以“生态立县、生态富民、生态强县”为发展路径,积极探索“生态好、群众富、可持续”的乡村振兴之路。本文将从财经风云的角度,揭秘蒙阴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一、产业结构调整与特色产业发展
1.1 果业发展
蒙阴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积极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果业。全县现有果园面积105万亩,其中蜜桃面积达到71万亩,产量约21.5亿斤,产值约47.3亿元。蒙阴蜜桃被誉为“中华名果”,蒙阴更是被誉为“中国蜜桃之都”。
1.2 畜禽养殖业、蜂产业、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发展
蒙阴县还积极发展畜禽养殖业、蜂产业、食用菌等特色优势产业。长毛兔存栏量约600万只,是全国五大蜂产区之一,御苑生物科技公司香菇生产规模居全省第二位。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2.1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蒙阴县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7家,其中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6家。这些龙头企业充分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辐射带动5.6万户小农户发展。
2.2 新型经营主体培育
蒙阴县引导土地向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集中,并进入产业园区,强化规模经济效应,逐步形成带动小农户生产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三、金融服务与乡村振兴
3.1 定制金融产品
蒙阴农商银行针对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定制了一系列贴合客户实际需求的金融产品,如“鑫果贷”、“惠农贷”、“乡村好青年贷”等,为果农扩大种植规模、农户发展农业生产、乡村青年创业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3.2 优化金融服务
蒙阴农商银行通过定制金融产品、紧密贴合客户需求、勇担社会责任,努力寻求契合本地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为蒙阴特色产业持续注入鲜活的金融力量。
四、生态环境与乡村振兴
4.1 生态立县
蒙阴县坚定“生态立县”的发展理念,结合沂蒙山区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从年初实施全域无垃圾等六大全域行动,持续改善生态环境。
4.2 生态富民
蒙阴县依托良好生态资源优势,构建了“兔-沼-果-菌-肥”农-工-贸”三大循环链条,实现了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着力推进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五、结论
蒙阴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特色产业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金融服务、生态环境改善等多方面的努力,走出了一条具有蒙阴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些经验对于其他地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