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江苏,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不仅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而且在文化艺术方面也独具特色。近年来,江苏积极推动财经与艺术的交融,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本文将从江苏银行的文化金融创新、江苏财经法文学院与淮安美术馆的馆校共建、以及南京财经大学的科研特色等方面,解码江苏财经与艺术的交融之道。

江苏银行:文化金融创新,赋能文化产业

江苏银行与博物馆的深度合作

江苏银行积极探索金融与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与南京博物院、无锡博物院、苏州丝绸博物馆等多家国家一级博物馆开展深度合作。通过文博主题联名卡、文创产品、文化场景体验等服务,打造“金融赋能文化、文化滋养金融”的创新样本。

文博主题数字借记卡

2024年9月,江苏银行在第六届大运河文化旅游博览会上与苏州丝绸博物馆联名推出全国首张文博主题数字借记卡。卡面设计选取博物馆镇馆之宝为艺术灵感,让持卡人在日常金融交易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

文化研学活动

江苏银行与无锡博物院合作开展文化研学活动,利用5G、AR、全息投影等数字技术,打造沉浸式文化体验空间,推动文物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江苏财经法文学院:馆校共建,协同育人

移动美术馆落户江苏财经法文学院

淮安市美术馆的“移动美术馆”项目正式落户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将美术馆优质资源融入学校美育体系,共同打造美育实践基地。

展览活动与艺术交流

“移动美术馆”项目展出38件优秀作品,包括书法、绘画等,为师生提供丰富的艺术体验。同时,举办各类艺术交流活动,提升师生的审美素养。

南京财经大学:科研特色,服务国家战略

历史与发展

南京财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科研特色

南京财经大学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流通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承担了国家粮食行业发展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开发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粮食收储运加技术和粮食流通信息化与物联网工程技术。

总结

江苏在财经与艺术交融方面取得的成果,充分展示了地方特色和创新发展。通过文化金融创新、馆校共建、科研特色等途径,江苏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未来,江苏将继续推动财经与艺术的交融,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