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脱贫攻坚战中,吉林省舒兰市以其独特的财经力量,为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贡献了重要力量。本文将深入剖析吉林舒兰市如何运用财经手段,助力脱贫攻坚战,实现稳定增收。
一、白鹅产业: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
近年来,舒兰市委、市政府将白鹅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优势特色产业和富民强市产业来抓。2022年,总投资1665.64万元的白鹅产业园区在该市法特镇西凉村开始施工。2023年3月中旬,首批鹅雏20万只顺利入园养殖,全年入棚养殖商品鹅50余万羽。
1. 白鹅产业园区收益情况
2024年,法特镇白鹅产业园区收益资金共计127.5万元,覆盖全市脱贫户1652户3009人,户均增收500余元。
2. 就业帮扶车间
作为就业帮扶车间,2024年共带动5户脱贫户就地就近就业,年人均增收10920元。
二、金融、产业帮扶政策扶持
为了帮助脱贫户走上致富之路,舒兰市实施了一系列金融、产业帮扶政策。
1. 小额信贷政策
2024年,通过小额信贷政策扶持,脱贫户于庆均贷款3万元用于发展白鹅养殖,今年其家庭纯收入近十万元,比2023年人均实现增收2500多元。
2. 集体养鹅基地
于庆均先是在村集体设立的养鹅基地打工,日均工资100元以上,为家庭增收提供了保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助力
陈丽丽作为舒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创办丽织坊钩织工坊,带动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和农村陪读妈妈用小手工实现就业增收。
1. 钩织工坊发展
2023年,在舒兰市政府、市妇联和农业农村局的指导帮助下,陈丽丽的钩织业务从乡镇拓展到舒兰市,2024年累计开办培训50期,培训妇女2000余人。
2. 居家就业
截至目前,已带动脱贫或监测人口、农村妇女和陪读妈妈400余人实现居家就业,帮助广大农村妇女实现年增收万余元。
四、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近年来,舒兰市把以工代赈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抓手和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强力引擎。
1. 项目吸纳脱贫劳动力
通过乡村振兴、农业、水利、交通等70个项目吸纳脱贫劳动力688人,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76.68万元。
2. 促进脱贫劳动力增收
促进脱贫劳动力人均增收2568元。
总之,吉林舒兰市通过白鹅产业、金融、产业帮扶政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助力以及以工代赈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财经力量,助力脱贫攻坚战,为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