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财经学院法学系,作为内蒙古自治区内法学教育的先锋,自1993年设立以来,已经走过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历程。本文将深入剖析呼和浩特财经学院法学系的教学体系、师资力量、实践平台以及未来发展前景,旨在揭秘其培养未来法治精英之路。
一、学院概况
呼和浩特财经学院法学系,前身是内蒙古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设立的法律系,2000年与内蒙古财经学院合并后更名为法学系。2011年,法学系正式更名为法学院,并开始培养普通法学本科人才。同年,教育部批准设立知识产权专业,2019年招收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学院现有民商经济法系、公法系、知识产权系、社会工作系等四个系和实训中心、研究生教育中心两个中心。
二、师资力量
呼和浩特财经学院法学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41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14名。博士学位获得者14人,硕士生导师12人。师资队伍中,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人、自治区人大常委立法顾问2人、法院检察院专家顾问3人、全国一级学会理事4人。
三、教学体系
呼和浩特财经学院法学系秉承立德树人理念,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课程体系规范完备,遵循德育为先、素质教育、能力为重、因材施教的原则。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主干课以及模块化的选修课。此外,针对不同的理论课程,还设置了相应的实践环节。
四、实践平台
呼和浩特财经学院法学系实践教学体系完备,设施一流。设有模拟法庭、法律援助工作站、法律诊所、知识产权实验室、社会工作实验室等实践教学平台。同时,在各级法院、检察院、律所、公证处等多家单位建立了学生专业实习基地或就业基地。
五、未来发展前景
呼和浩特财经学院法学系将继续致力于培养立足内蒙古、面向全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法治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学院将依托学校开放型经济学科群的学科优势,积极开展涉外法治人才专门化培养模式改革,努力走出一条具有外经贸法学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
六、总结
呼和浩特财经学院法学系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学人才。未来,呼和浩特财经学院法学系将继续秉承“立德树人”的理念,为我国法治建设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