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大连,这座位于中国东北沿海的城市,近年来在财经物流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本文将深入探讨大连如何成为财经物流的新航标,分析其背后的发展策略和创新模式。

一、大连自贸片区的发展背景

大连自贸片区是中国设立的第一个自贸区之一,自成立以来,就承担着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探索对外开放新路径的重要使命。大连自贸片区的发展,为财经物流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仓储货物“物联网”监管新模式

大连自贸片区联合大窑湾海关推出的仓储货物“物联网”监管新模式,是大连在财经物流领域的一大创新举措。

1. 模式概述

该模式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仓储货物的电子身份管理,允许保税货物与非保税货物通过电子标识进行分类管理。

2. 模式优势

  • 降低运营成本:例如,大连普冷獐子岛冷链物流有限公司通过该模式,短短一个月时间就节省了运营成本约2.5万元。
  • 提高仓储效率:通过电子标识,实现了快速查找货物位置,核实货物信息,对货物进行监管。
  • 优化资源配置:该模式消除了仓储企业移库增加的时间成本和作业成本,提高了仓库的利用率和周转率。

三、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

大连自贸片区实行的仓储货物按状态分类监管制度,为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的集拼、分拨业务创造了条件。

1. 制度概述

该制度允许非保税货物以非报关方式进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保税货物集拼、分拨后,实际离境出口或出区返回境内。

2. 制度优势

  • 盘活仓储资源:有效利用区内企业闲置的仓储资源。
  • 促进业务发展:为进出口企业开展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出口集拼和国内分拨业务创造了条件。

四、大窑湾海关的物联网技术应用

大窑湾海关依托物联网技术,通过仓库管理系统(WMS)远程监控手持终端的方式,对仓储货物实行电子身份管理。

1. 技术概述

  • 视频监控:确保仓库安全。
  • 库位标识:实现货物位置的精确管理。
  • 货物电子标识:方便货物分类管理。

2. 技术优势

  • 提高监管效率:通过辅助系统对非保税货物与保税货物进行性质互转时,不再需要移动货物位置,只需更换货物电子标识。
  • 降低运营成本:消除了仓储企业移库增加的时间成本和作业成本。

五、未来展望

大连自贸片区将继续携手大窑湾海关,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依托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推动财经物流领域的发展。

1. 发展方向

  • 深化科技创新:继续探索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在财经物流领域的应用。
  • 优化营商环境: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财经物流服务。

2. 发展目标

  • 成为区域财经物流中心: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入驻,形成规模效应。
  • 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为区域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结语

大连在财经物流领域的发展,不仅为自身带来了巨大变革,也为全国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连将继续引领财经物流新航标,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经济繁荣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