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纪律是国家财经政策、法令、制度、规定、条例等的总称,是党员以及其他任何工作人员在各种财经活动中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不仅破坏了财经管理秩序,也严重影响了国家财政的正常运行。本文将通过对违反财经纪律行为的案例分析,揭示其危害,并提出相应的反思和建议。
一、违反财经纪律的主要行为
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相关法律法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 隐瞒、截留、坐支应当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
- 将隐瞒、截留款合伙私分;
- 以虚报、冒领等手段骗取国家财政拨款、退税款或补贴;
- 不按预算或用款计划核拨国家财政经费、资金;
- 擅自动用国库款项或财政专户资金;
- 个人借用公款超过6个月不还;
- 以个人名义存储公款;
- 在对内对外活动中接受礼品应当上交而不上交;
- 将接受的礼品集体私分;
- 违反有关规定擅自开设银行账户;
- 擅自使用、调换、变卖或损毁被查封、扣押、冻结、划拨、收缴的财物,或擅自处理应当委托拍卖的物品;
- 违反国有资产管理规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 违反收支两条线”规定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 在财务活动中违反会计法律、法规;
- 在财经方面有其他违纪违法行为的。
二、违反财经纪律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西藏自治区南木林县南木林镇原党委书记杨小军
杨小军利用职务便利,隐瞒、截留、坐支应当上交国家的财政收入,将隐瞒、截留款合伙私分。经查,杨小军涉嫌违纪违法,被依法双开。
案例二:某村两委干部集体参与将6.7万元收入不入账
该村两委干部集体参与将6.7万元收入不入账,虚列工程套取工程款3.3万元,用于冲抵村里未入账招待费,并烧毁未入账招待费发票3万余元。经查,该村主任涉嫌违纪违法,被依法双开。
案例三: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赤壁街道宝塔社
宝塔社原主任徐某某利用职权将省体育局发放的免费体育器材安排给上鸣水村,后将该村的1万元购置款用于日常开支。经查,徐某某涉嫌违纪违法,被依法双开。
三、违反财经纪律的反思与建议
反思
- 财经纪律意识淡薄。部分党员干部对财经纪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 监管不到位。部分单位对财经纪律执行监管不力,存在失职渎职现象。
- 违纪违法成本低。部分违纪违法行为未得到及时查处,导致违纪违法成本低。
建议
- 加强财经纪律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财经纪律意识,树立正确的财经观念。
- 严格监管。加强对财经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对违纪违法行为严肃查处。
- 提高违纪违法成本。对违纪违法行为依法依规从重处罚,形成震慑效应。
- 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财经管理制度,堵塞管理漏洞,防止违纪违法行为发生。
总之,财经纪律是维护国家财经秩序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深刻认识违反财经纪律的危害,切实加强财经纪律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财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