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地处东北华北经济区结合部,是连接两大经济区的陆桥通道。近年来,赤峰市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聚焦高质量发展,强化项目建设,以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为关键,重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建设,引领蒙东经济发展新引擎。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揭秘赤峰如何打造区域财经新引擎。
一、强化产业协同,构建产业链
赤峰市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强化产业链协同。以下为具体措施:
打造“双子星座”:赤峰市与通辽市共同打造“双子星座”,通过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形成区域协同发展格局。例如,赤峰天奇蒙药与通辽蒙药股份公司重组,实现了中药品种的激活和产业升级。
承接产业转移:赤峰市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重点引进医药、有色金属、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行业。例如,内蒙古北方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将全绝缘充气柜共箱式生产车间从江苏搬迁到松山工业园区。
产业链协同:赤峰市通过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如科尔沁区以风电装备制造、现代新能源、都市工业为主攻方向,全面提升产业规模质量。
二、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
赤峰市紧紧围绕国家战略,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量。以下为具体措施: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赤峰市推动冶金、化工等传统产业技改升级、提质增效,提升产业竞争力。
新兴产业培育:赤峰市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材料、通用航空、现代医药和节能环保等优势产业。
产业园区建设:赤峰市建设了一批重点园区,如京蒙协作(亦庄·赤峰)科创产业园,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三、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
赤峰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为区域财经发展注入新动力。以下为具体措施:
招商引资:赤峰市举办招商引资活动,吸引优质企业落户。2022年,赤峰市签约项目114个,投资规模达753.5亿元。
融资支持:赤峰市通过政策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飞地经济:赤峰市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飞地经济”政策的实施意见》,吸引优质企业参与区域合作。
四、加强区域合作,推动共同发展
赤峰市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推动区域共同发展。以下为具体措施:
生态环保共治:赤峰市与周边地区共同开展生态环保工作,如辽河流域生态环境补偿。
基础设施共建:赤峰市与周边地区共建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提升区域互联互通水平。
区域开放合作:赤峰市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如京津冀都市圈、辽东半岛城市圈等,拓宽合作领域。
总之,赤峰市通过强化产业协同、优化产业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区域合作等措施,正在努力打造区域财经新引擎。未来,赤峰市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实现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