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财经大学,作为一所位于广州的财经类高等学府,承载着培养财经法治精英人才的使命。本文将深入解读广东财经大学的教育新篇章,探讨其发展历程、教育理念、学科建设以及国际化战略。
一、发展历程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经历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研究生教育,再到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发展历程。2003年,学校更名为广东商学院,并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学校以优秀等级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志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2013年,学校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并获批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标志着学校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育理念
广东财经大学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学校以新文科、新商科建设为引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 五育并举育新人
学校秉承“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审美能力;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五融一体开新局
学校坚持“五融一体”的发展战略,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五个方面相互融合、共同发展。通过多渠道、多层次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影响力。
三、学科建设
广东财经大学以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体,形成了多科性财经类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是省级优势重点学科,理论经济学是省级特色重点学科。
四、国际化战略
广东财经大学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和广东省国际教育示范区建设,紧紧围绕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建设目标。学校通过高质量国际化内涵发展,助推一流人才培养体系、一流学科专业体系、一流师资队伍、一流科研和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1. 国际学院
国际学院成立于2007年,是学校直属教学机构,承办学校各类计划外国际化教育项目。依托学校雄厚的办学实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高素质的师资及管理团队,国际学院积极拓展和丰富国际化教育项目,为学生的国际交流提供更多机会。
2. 国际合作与交流
学校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教师互访、联合培养等项目。此外,学校还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科研项目,提升学校的国际影响力。
五、总结
广东财经大学在四十年的发展历程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英人才。面对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广东财经大学将继续深化改革、创新发展,为实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流财经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