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财经学院作为河南省唯一的一所本科高等财经院校,自1983年建校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大量的财经人才,为河南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学院的发展历程中,历届领导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回顾河南财经学院的历史,探寻历届领导的风采与贡献。

一、建校初期(1983年-1984年)

1983年4月,河南财经学院获教育部批准正式建校,同年10月开始招生。这一时期,学院处于初创阶段,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钱家驹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娄象峰担任代校长,他们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快速发展期(1984年-1993年)

1984年,学院设置了急需的财政学、金融学、贸易经济、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统计学6个本科专业。这一时期,学院在历任领导带领下,迅速发展壮大。樊伯釐、张宇瑞等历任校长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硕士学位授予权取得(1993年)

1993年,河南财经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标志着学院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这一时期,历任领导积极推动学院的发展,为学院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四、合并与转型(2008年-2010年)

2008年,河南财经学院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并获得优秀。2010年3月,在合并河南财经学院与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的基础上成立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这一时期,历任领导积极推动学院的合并与转型,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历任领导风采与贡献

  1. 钱家驹:作为校务委员会主席,为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娄象峰:担任代校长期间,为学院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3. 樊伯釐、张宇瑞:在快速发展期,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 历任校长:在合并与转型期,积极推动学院的合并与转型,为学院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六、总结

河南财经学院在历任领导的带领下,从一所初创的财经院校发展成为今天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他们为学院的发展付出了辛勤努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回顾历史,探寻历届领导的风采与贡献,将激励我们继续前行,为学院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