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财经领域的变革日新月异。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财经人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探索和创新。本文将深入剖析高校财经人才培养的新趋势,为我国财经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产学研协同育人

产学研协同育人成为高校财经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高校与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例如,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与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数智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审计”微专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应用型财经人才。

二、跨学科融合

财经人才培养不再是单一学科的领域,而是要求学生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高校在课程设置上注重经济学、管理学、金融学、会计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例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新闻专业课程设置紧密围绕财经、传媒和现代数智技术三大领域,将经济学、管理学的底蕴与新闻传播学视角相结合。

三、实践能力培养

高校在重视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校企合作、实习实训、项目实践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提升技能,增强就业竞争力。例如,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举办“数智时代的财经传播暨复合型财经人才培养论坛”,为学生提供与业界专家、学者交流的机会。

四、国际化视野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财经人才的国际化视野成为必备素质。高校积极拓展国际合作与交流,组织学生赴海外交流学习,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南京财经大学与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南京财经大学常州校友会举办“双城共育·校友赋能”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背景下财经人才贯通培养研讨会,为学生搭建国际化平台。

五、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以适应新时代财经人才需求。例如,西南财经大学成功举办“2024年四川省大学生智慧财经云管理创新大赛”,培养兼具会计专业逻辑、数据分析逻辑和计算机编程逻辑与统筹战略思维的31”型高端综合性财经管理人才。

结语

高校财经人才培养新趋势为我国财经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探索和实践,培养更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财经人才,为我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