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智能制造已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引擎。常德财经学校智能制造系紧跟时代步伐,致力于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专业设置与特色
多元化专业布局
智能制造系开设了数控技术、模具制造(3D打印)、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等专业。其中,数控和模具专业是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专业则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
系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培养、校企共建专业等方式,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智能制造系推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内有导师、校外有师傅的双元育人机制。学生不仅能在校内学习理论知识,还能在企业实践中提升技能水平。
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雄厚的师资团队
系部拥有专兼职专业教师27人,其中省专业带头人2名,高级讲师5名,国家级考评员7名,研究生5名。强大的师资队伍为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障。
丰硕的教学成果
近3年来,教师团队在教学比武和竞赛中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奖项。学生则在各类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128人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7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4项。
实践教学与实训基地
一流的实训设备
系部拥有各类实训室20间,大型数控设备200多台套,价值2000余万元。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操作环境,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
技能竞赛与实践活动
智能制造系连续11年承办常德市机械加工学生技能大赛,并多次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技能竞赛。丰富的实践活动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校园文化与德育工作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
学校开设了篮球、乒乓球、象棋、书法、朗诵、3D打印、激光内雕、机器人应用等20多种社团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促进了全面发展。
全面的德育工作
学校坚持“诚信、感恩、守法”的德育工作目标,通过全员育德、全程育德和全方位育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就业前景与人才培养
宽广的就业渠道
智能制造系毕业生就业率100%,平均月薪5000元。学校与华中数控、武陵区等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
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
智能制造系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毕业生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结语
常德财经学校智能制造系以智能未来为导向,培养创新人才为己任。通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设置,强化实践教学,努力打造成为区域智能制造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