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山西财经大学,作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特色和优势学科的高等学府,自1951年建校以来,始终秉承“厚德、砺志、尚法、求真”的院训,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财经人才。本文将回顾2014年山西财经大学的发展历程,探讨其作为财经人才摇篮的培养模式与成长之路。

学校概况

历史沿革

山西财经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1年成立的山西省银行、财政、供销合作、商业和粮食五所干部学校。经过多年的发展,1958年五所干部学校合并成立山西财经学院,后更名为山西经济管理学院,1997年与山西经济管理学院合并组建山西财经大学。

学科建设

山西财经大学设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为主干学科,经、管、法、文、理、工、教相互支撑的多科性财经大学。学校拥有政治经济学、金融学和统计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3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含MBA)。

教育资源

学校现有教职工15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300余人。学校设有24个教学单位和32个学术研究机构,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

财经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目标

山西财经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财经人才,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方法

学校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学校与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就业等机会。

课程设置

山西财经大学课程设置全面,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实践环节。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创新创业、国际交流等课程。

成长之路

学术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在学术研究方面成绩斐然,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师队伍,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国际交流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海外学习、实习的机会。

就业前景

山西财经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毕业生在金融、会计、审计、统计、管理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发展空间。

结语

2014年,山西财经大学作为财经人才的摇篮,继续秉承优良传统,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财经人才。在未来的发展中,山西财经大学将继续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的财经人才,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